- 2024/01/24
- 6554
土地公是民眾日常生活中關係最密切的守護神,早期農業社會,人們感謝土地公保佑平安、賜予農作豐收,每逢初一、十五準備供品到莊頭(村裡)的土地廟上香祭拜;而經商、做生意的人則多選在初二、十六來祭拜土地公稱「做牙」與市場市集交易習慣有關,一年當中共有20個做牙的日子稱為「牙日」,第一個牙日就是二月初二稱做頭牙(龍抬頭)、十二月十六日稱做尾牙,因為是ㄧ年最後ㄧ次做牙,因此格外受到重視祭品也特別豐盛。
尾牙拜拜
福德正神土地公與厚德載物、蘊藏珍寶之土德相符,因此形象大都是宅心仁厚、手持元寶的富貴老者形象,又是最基層的行政神,因此在祭拜上並沒有太多的禁忌,除了牲禮、水果之外,許多人也喜歡準備一些柔軟的甜食、點心來祭拜,相傳拜麻糬、軟糖可以「黏錢」多沾土地公的財氣、福氣、帶殼花生則是代表長壽,還有一說是撥開花生殼有開運,重生之意、而米酒則是長久的意思。另外,在北部也有尾牙拜刈包吃刈包的傳統,因為刈包也叫「虎咬豬」又像錢包,有吞噬厄運、咬錢來的意思。
俗語說「頭牙早,尾牙晚」,一般尾牙祭拜土地公的時間以下午為主,也呼應年尾。
也有一說是一般家庭求平安、農民求豐收要在初一、十五拜土地公,初二、十六拜拜是經商開店者,求生意興隆得財利。
「牙」是什麼?
關於做牙的“ 牙”,有幾種說法,在古代賺取買賣雙方傭金的仲介、經紀人叫做牙子、牙人,從事商貿仲介的組織就稱為牙行;不過也有說法是“ 牙”原本是“互”市的「互」,一樣有交易的意思。
另一種說法就比較有意思,《臺灣省通志》記載,在早期市場集交易日大多是每個月初一、十五當天,交易結束後商人多在隔天也就是初二、十六祭拜福神、市場神,並且把祭品拿來宴請夥計、工人,打打牙祭,就稱“ 牙”;或做“迓”,有迎接福運的含意。